
注册了商标也会被投诉?
近期,有亚马逊德国站的卖家反馈,收到了商标侵权的投诉,产品listing被下架。
但是卖家局的非常疑惑,自己明明已经注册欧盟商标,怎么还会被投诉侵权呢?
这其实就是欧洲站存在的一个漏洞,很多不良商家最近就开始通过这个漏洞恶搞竞争对手。
欧盟的商标是由欧盟知识产权局统一管理的,商家通过一次申请,就可以在27个成员国受到保护。
但是,各个成员国保留自主的商标注册制度,企业仍可选择在特定国家单独申请商标,实行“双轨并行”制度。
比如说你在注册了欧盟商标,但是有竞争对手抢注了德国站的商标,就可以在德国站投诉你商标侵权。
而亚马逊在收到侵权投诉的时候,只看注册商标证书,快的话24小时之内链接就会下架。
那为什么德国站会成为重灾区呢?
德国遵循"申请在先"原则,商标局仅进行形式审查,不主动检索近似商标,且审查通过后1-2周内即可发证,随后才进入3个月的异议期。
也就是说即使商标在欧盟已经注册了,抢注者也可以在德国单独申请相同商标,获得证书之后立马向亚马逊投诉。
受害的卖家如果想要申诉,得提交商标证、进货发票、产品带logo的照片等一堆材料,流程又慢又复杂,成功率还不高,所以这些不良商家就会利用这点进行抢注然后投诉,迫使卖家支付高额和解费。
那这次事件也给了卖家们一个教训,欧洲站的卖家别只注册欧盟商标,德国、英国这些主要卖货的国家,一定要单独注册商标,核心品类和相似品类都得覆盖到。
此外,保存销售记录、广告投放数据、发票等,证明商标在成员国的实际使用。
卖家们对内要保障产品的正常销售,对外还要紧盯市场的动态变化。
亚马逊美国站确定报送
这段时间,因为国家税务局发布的《互联网平台企业涉税信息报送规定》,而且Shein、速卖通等等都陆续发布确定报送税务信息的公告,搞得亚马逊卖家们人心惶惶。
然而就在今天,亚马逊发布公告明确,2025年10月31日之前,亚马逊将进行首次季度信息报送,范围涵盖2025年7月至9月期间的信息。该信息报送将包含您的身份信息、交易数量、收入信息、支付给平台的佣金和服务费等信息。

图源:亚马逊公告
而且已经有卖家税务网站的互联网平台名单里发现已经有了亚马逊美国站的备案信息。

而且亚马逊在公告中还补充,涉税信息报送要求适用于所有中国卖家,无论您在哪个亚马逊商城销售商品。
例如,即使您仅在美国站销售商品,您的相关信息仍会被纳入涉税信息报送范围,并报送给中国税务机关。
按照新规要求,平台会报送卖家的身份信息、收入明细等资料。建议卖家提前核对好交易数据,确保与平台报送信息一致。
接着就是一定要加强风险防控,避免违规操作,确保出口记录与资金流匹配,所有收入通过公户结算,保证 “合同流、资金流、货物流” 都是合规的且准确的。
总的来说,税务合规已是跨境电商行业中愈发关键的发展导向,对广大跨境卖家而言,主动契合合规要求、提前做好相关准备,不仅是保障日常经营稳定的重要前提,更是适应行业规范发展的必然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