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德国联邦卡特尔局的调查核心直指Temu的商业模式核心,平台是否通过强制条款剥夺卖家定价自主权。根据德国《反限制竞争法》(GWB)第19条,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企业不得滥用权力,通过直接或间接方式限制交易伙伴的定价自由。而Temu被指控的“不可接受定价条件”包括:
(1)强制最低价条款:部分德国卖家反映,Temu要求商品售价必须低于亚马逊、eBay等平台,否则将面临流量限制或罚款。
(2)动态调价算法:Temu通过算法实时监控竞争对手价格,并自动调整卖家报价。
(3)隐性成本转嫁:尽管Temu宣称“零佣金”,但卖家需承担物流补贴、广告投放等额外成本。
德国联邦卡特尔局负责人安德烈亚斯·蒙特(Andreas Mundt)指出:“当平台通过技术手段或合同条款,实质性剥夺卖家根据市场供需自主定价的权利时,这已超越商业竞争范畴,构成对市场机制的破坏。”数据显示,Temu在德国拥有约1930万活跃用户,占成年人口的四分之一以上,其市场份额的快速扩张正引发传统零售商的强烈反弹。
根据德国消费者保护中心(Verbraucherzentrale)统计,2024年针对Temu的价格误导投诉达1327起,较2023年增长217%。典型案例包括:
虚构原价:柏林消费者协会调查显示,68%的“划线原价”无历史销售记录。
汇率操纵:部分商品以人民币标价后直接转换为欧元,导致结算价与标签价差异达15%。
物流陷阱:尽管Temu宣称“德国境内发货商品免费退货”,但实际从中国直邮的商品退货需消费者承担15-30欧元国际运费。
这些争议直接冲击了德国零售生态。
Temu的德国处境,本质上是极致低价策略依赖中国制造业的供应链优势,但当这种优势通过可能干预定价、规避合规的方式实现时,便触碰了欧盟市场规则的底线。这场博弈的结果,不仅将决定Temu在欧洲的命运,更可能重塑全球跨境电商的游戏规则。马上添加:dulizhancs 学习亚马逊欧洲市场一年做到营收十亿爆款教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