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小程序
重磅!发货高峰遭强征高额港口费!不缴纳或将无法通关
11月感恩节过后,从黑色星期五到圣诞节,是跨境电商的“黄金旺季”。与之相随的,是跨境企业与卖家在9-10月的“发货高峰期”。
但今年的备货季,中国卖家却遭遇了来自美国市场的双重冲击——“301船舶费”新政落地强征高额港口费用,叠加联邦政府停摆风波,物流成本飙升、清关效率骤降、市场研判失灵等问题集中爆发。
国内外的合规成本上涨,大批中国卖家正在寻找海外新兴市场:韩国本土跨境电商平台coupang正在0门槛0成本大规模开放招商,大量引进优质的中国卖家。
01 美国海关发布“301船舶费用”公告
近日,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CBP)正式发布了美国港口对中国船舶收费的“301船舶费用”公告:
自2025年10月14日起,对停靠美国港口的中国相关船舶征收高额港口费,未按时缴费的船只将被禁止靠港、卸货,甚至扣留且无法通关。
新政矛头直指中国相关实体与中国建造的船舶,标志着贸易摩擦正向海运这一全球贸易的主动脉延伸。
此次新政针对性极强,构建了阶梯式上涨体系。
# 针对中国实体拥有或运营的船舶,每次靠港起步价为每净吨50美元,此后每年每净吨增加30美元,2028年4月将升至140美元/净吨,每船每年最多收费5次;
# 对于非中国经营者但使用中国建造的船舶,按“每净吨18美元”或“每个集装箱120美元”择高计费,未来将分别上调至33美元/净吨、250美元/集装箱,这意味着满载集装箱的中造船舶可能面临更重税负。
# 收费范围还延伸至全球汽车运输船及滚装船,所有外国建造的该类船舶统一按每净吨14美元收费,此举意在保护美国本土汽车制造业和滚装海运业务,日韩等主要造船国相关产品将受波及。
但液化天然气(LNG)油轮,国际船舶分类(ICST)中被指定为船舶类型132的船舶可免缴费用,分析认为这与美国能源出口利益直接相关。
在执行层面,CBP将缴费与合规责任完全转嫁给船舶运营方,明确“判断船舶是否需缴费的责任在于运营商,而非CBP”。
目前,CBP正与财政部合作,搭建专门缴费渠道,船东或运营商需按时缴款,否则将无法开展港口相关操作。
这一政策的实施将对高度依赖海运的跨境电商领域产生连环冲击。
对于跨境电商而言,海运是其连接中国工厂与美国消费者的核心物流通道,新政直接推高的航运成本将快速传导至产业链末端:非中国籍/造船舶因需求激增可能涨价,中国籍船舶则不得不将高额成本转嫁至运费。
更关键的是,通关效率的不确定性给跨境电商供应链带来新挑战。若船舶因缴费问题导致货物延误入库,不仅可能错过平台促销窗口期,还可能因库存周转不畅产生仓储超期费用。
对于做季节性商品(如节日礼品、服饰)的跨境电商,这种延误甚至可能导致整批货物滞销。
事实上,2025年8月海运价格已现上涨苗头,新政落地后运费持续走高已成定局,而这部分成本最终将传导至全球贸易商与消费者。
02 发货高峰期撞上美国政府停摆
雪上加霜的是,在备货季最紧张的倒计时阶段,美联邦政府因两党预算争议再度陷入停摆,这是近七年来首次大规模停摆。
这场停摆不仅导致约85万联邦雇员无薪休假,更让依赖高效物流与政策稳定的跨境电商行业遭遇“政策风暴”——清关延迟、入库受阻、数据缺失等问题集中爆发,叠加此前关税政策调整的余波,行业正面临一场严峻的供应链韧性考验。
作为国际贸易核心监管机构的美国海关及边境保护局(CBP),其官网自9月30日后便停止更新,公告显示“网站信息可能非最新,提交交易或无法处理”。
海关后台支持人员的休假直接导致清关效率断崖式下降,以洛杉矶港为例,停摆前平均2-3天的清关周期延长至5-7天,电子产品、纺织品等复杂货物清关甚至超过10天。
物流端的延迟迅速传导至仓储环节,亚马逊缩短非AGL货件预计送达时段至7天,但10月1日-3日美西FBA仓库入库量同比下降超30%,部分卖家因未能及时入库,订单转化率预计损失达20%。
回溯2018年政府停摆,当时因9月非农数据延迟发布,卖家误判节假日消费需求,最终库存积压率上升18%。如今历史可能重演,叠加汇率波动数据缺失加剧的金融市场不确定性,卖家在定价策略、库存规划上的难度陡增,部分中小卖家已出现备货保守或过度的两极分化现象。



文章来源:信息来自于互联网,不代表全球定制网官方立场,内容仅供网友参考学习。如发现本站内容存在版权问题,烦请联系客服,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如若转载请联系原出处。
文章标签:
POD定制早报平台动态快讯
分享给好友:
相关推荐
瞬间冻结!2025年TRO风暴下,跨境卖家还能撑多久?
跨境TRO法务君
刚刚
【选品指南】Pod模式下最易爆单的5类家居单品
小Q聊跨境
刚刚
TEMU51天超长黑五大促,周期长、红利多!!
Temu爆品打造官小杨
刚刚
亚马逊巴西站推出免仓储配送费活动,对标美客多和Shopee争夺卖家资源
小Q聊跨境
刚刚
Copyright @全球定制网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2025106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