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周中美元首会晤之后,双方均公布了令人振奋的新一轮贸易谈判成果,包括关税休战期延长至1年,同时达成多项重要协议。不过,美国关税政策依然有着极其不稳定的因素。美国财长贝森特(Scott Bessent)近期再次发出威胁,如果中方的行动未达其预期,特朗普政府随时可能重新上调关税,“必要时将把关税这项工具用到极限。”
11月1日,美国政府在白宫官网正式宣布针对中国贸易政策的调整变化,包括将芬太尼关税降低10个百分点、进一步延长某些301条款关税豁免的有效期、暂停收取港口服务费等。至此,美国对中国输美商品的总体关税税率约从57%降至47%。

此前,商务部也披露了中美经贸团队在吉隆坡磋商达成的成果共识,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美方将取消针对中国商品(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商品)加征的10%所谓“芬太尼关税”,对中国商品(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商品)加征的24%对等关税将继续暂停一年。中方将相应调整针对美方上述关税的反制措施。双方同意继续延长部分关税排除措施。
二、美方将暂停实施其9月29日公布的出口管制50%穿透性规则一年。中方将暂停实施10月9日公布的相关出口管制等措施一年,并将研究细化具体方案。
三、美方将暂停实施其对华海事、物流和造船业301调查措施一年。美方暂停实施相关措施后,中方也将相应暂停实施针对美方的反制措施一年。
此外,双方还就芬太尼禁毒合作、扩大农产品贸易、相关企业个案处理等问题达成共识。双方进一步确认了马德里经贸磋商成果,美方在投资等领域作出积极承诺,中方将与美方妥善解决TikTok相关问题。
不过,对于这一“暂缓措施”,贝森特美国财长11月2日在接受美国福克斯电视台《Fo xNews Sunday》专访时表示,如果中国后续的措施未能达到美国的预期,特朗普政府已准备好随时重新上调关税,“事实上,我们已经做好准备,必要时将把关税这项工具用到极限。”
这番言论无异于又一次公开的关税威胁,充分暴露出特朗普政府在贸易政策上的反复与不可预测性。因此,即便当前看似进入一年的“休战期”,跨境电商卖家及出口企业仍须保持高度警惕,切不可因短期缓和而放松风险防范。
美国关税政策的变动,其影响不仅限于跨境电商卖家,更波及至整个跨境物流行业。
今年5月2日,美国正式取消对中国内地及香港地区低价值进口商品的“800美元免税包裹待遇”。通过国际邮政网络以外的方式寄送进口货物,如果价值等于或低于800美元,且符合最低限度豁免条件,则需要缴纳所有适用关税,并按照适用的入境和付款程序缴纳。
此后,所有来自中国的邮寄包裹将不适用T86简易清关模式(1-3天清关时效),而需要通过T11、T01等清关模式入关并缴纳足额关税。
东航物流发布的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显示,其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59.9亿元,同比下降6.2%,实现归母净利润7.1亿元,同比下降9.8%。其中,综合物流解决方案收入25亿元,同比下降28%,主要就是受美国取消小额包裹免税政策的冲击,其针对跨境电商的物流解决方案收入下滑。
实际上,在2025年的半年报中,东航物流就详细的披露了T86取消之后的影响,上半年,受外部环境冲击影响,其跨境电商解决方案的主营业务收入20.41亿元,同比下降27.27%。其应对措施,一是组建专项联合项目组,首先解决头部跨境电商平台客户的包裹配送问题;二是努力开拓新兴市场,优化客户结构;三是提升跨境电商业务操作效率。
另据全球定制网了解,上半年,另一家上市公司中国外运在跨境电商物流板块的利润也明显下滑。全球定制网查询发现,其跨境电商物流的收入从去年同期的49.21亿元降至39.92亿元,减少了近10亿!分部利润则从去年同期的0.74亿元降至0.31亿元。

中国外运称,主要受市场环境及贸易政策影响,空运市场运价及公司跨境电商物流业务量均同比下滑,而部分运力成本相对刚性,导致跨境电商物流板块分部利润同比下降较多。
内容来源:初海视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