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10月24日,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正式宣布启动针对中国是否履行 2020 年《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Phase One Trade Agreement)的调查,旨在评估中国在协议实施中的合规情况,并研究是否需要采取进一步行动,包括可能加征关税。

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公告
根据《华尔街日报》和《纽约时报》报导,数周来,白宫内部一直在密集讨论是否启动该调查。
下周,特朗普将在韩国与中国领导人会晤,美国启动调查被外界视为白宫在新一轮高层接触前,加强谈判筹码的关键信号。
第一阶段经贸协议的背景:
2020年1月15日,中美两国在华盛顿签署了第一阶段经贸协议,《美利坚合众国政府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之间的经济贸易协议》(Economic and Trade Agreement Between the Government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nd the Government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PRC) ),即《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该协议是 2018 年以来中美贸易战“停火”的一部分。
双方主要承诺:
📌 美国承诺:在关税方面,美国取消 2019 年 12 月 15 日对剩余 1600 亿美元商品加征关税,同时对 2019 年 9 月已加征的商品(约1200亿美元)关税税率从 15% 降至 7.5%,但继续保留对 2500 亿美元商品加征 25% 的关税,目的是为第二阶段谈判做筹码。
📌 中国承诺:在未来两年内增加自美国进口商品和服务总额不低于 2000 亿美元(以2017年进口商品和服务总额为基准)。包括四大类产品:第一,制成品,包括工业机械、电气设备、汽车和钢铁等,2020年的进口金额至少1200亿美元,2021年至少1319亿美元。第二,农产品进口,在未来两年达到至少800亿美元。第三,能源产品,2020年进口金额至少301亿美元,2021年至少455亿美元。第四,服务业,2020年进口金额至少999亿美元,2021年至少1122亿美元。
但从签署至今,美国多次指责中国未完全兑现采购承诺,尤其在口罩影响下,实际采购额远低于目标(据USTR数据,2021年中国仅完成采购目标的 57%)。
根据USTR的通知,目前调查第一阶段将搜集相关人士的书面意见或口头证词,并于 12 月 16 日开始召开公开听证会。
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将在12个月内(可延长至18个月)完成调查。在此期间,可能与中国进行磋商。USTR将向总统提交最终调查报告,总统决定是否采取行动。
如果调查确认不合规,总统可授权:
⚠️ 加征或修改关税:针对中国进口商品,可能覆盖数百亿美元规模。
⚠️ 其他行动:暂停贸易让步、撤回优惠关税、征收进口费用,或要求中国额外补偿。
中国:坚决反对美方的虚假指控及相关调查措施
中国驻美大使馆发言人刘鹏宇通过社交媒体X平台发布声明,明确表达中方立场:“中国坚决反对美方的虚假指控及相关调查措施。美方此举严重损害中美经贸关系,敦促美方立即纠正错误做法。中国认真履行第一阶段经贸协议,而美方通过出口管制、投资限制等措施,对中国系统性施加经济及其他压力。”

●反对虚假指控:中方认为美方对中国的采购承诺和结构性改革执行情况的指控“不实”,调查本身是“升级施压”的表现。
●履行协议的辩护:中国强调已“严格”或“认真”落实第一阶段协议,包括额外采购美国农产品、能源和制造品,以及知识产权保护、金融开放等结构性改革。
●指责美方行为:批评美国通过出口管制(如芯片禁令)和投资限制(如对华投资审查)等措施,系统性提升对华经济压力,这违反了协议精神。
●敦促纠正:呼吁美方“立即纠正错误做法”,以避免进一步损害中美经贸关系。
来源:贸易夜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