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全球跨境电商市场中,企业的命运往往起伏不定。近日,曾以创新电商模式迅速崛起的美国家居品牌Walker Edison及其三家关联公司,正式向特拉华州破产法院申请第11章破产保护。
Walker Edison成立于2006年,自创立起就将线上渠道作为核心战略,以易于组装的家具设计闻名。其“EZ Assembly”系列因无需复杂工具、数小时内即可完成组装,极大满足了现代消费者对便捷和DIY的需求,一度成为美国家居电商的成功典范。
公司还曾大力推进供应链与数字化运营体系建设,建立起高效直邮、快速订单反馈和持续价格竞争力的机制。然而隐患早已埋下:2019年,Walker Edison陷入消费者诉讼纠纷,赔偿总额超1200万美元;2020年,又因产品安全问题召回6.6万个存在倾倒风险的梳妆台。连续质量事故不仅导致重大财务损失,更严重损害了品牌信誉,最终走向破产。
Walker Edison并非个例。去年10月,拥有百年历史的家居零售巨头Conn's HomePlus也申请了第11章破产保护,其网站一度大幅清仓。导致其破产的主要原因是战略收购失利——原本希望通过收购W.S.Badcock扩大规模,反而加重财务负担。据其2023年第四季度财报,公司总营收同比下降7.8%,年净亏损约7700万美元,最终难逃破产命运。
这一轮家居企业倒闭潮背后存在多重因素。高通胀压力下,消费者更倾向于生活必需品支出,大家居类消费意愿明显降低。同时电商转型不畅也令传统企业雪上加霜。
更为严峻的是,危机已蔓延至更广泛的电商业态。北美玩具经销商Everest Toys因贷款违约、账户冻结突然停业,董事会集体辞职,导致数千家合作网点陷入停滞。奢侈品电商平台Ssense也因美国对加拿大进口商品加征25%关税、并取消800美元以下包裹免税政策,导致2025上半年销售额暴跌,目前已申请债权人保护并启动出售或重组程序。
这些案例为跨境卖家敲响警钟:市场环境多变,需密切关注宏观政策、消费趋势变动;同时,产品质量与创新力是企业生存的根本,一旦失信于用户,即便曾辉煌如Walker Edison,也难逃崩塌命运。
跨境电商行业波涛汹涌,企业需兼具市场洞察与内功修炼,方能在逆势中立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