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去年,当义乌小商品城的老板还在为欧美市场的订单下滑发愁时,有卖家却在东南亚悄悄赚得盆满钵满——他将一款印有印尼传统图腾的帆布包上架电商平台,短短一个月就实现了爆单。
当国内电商红海卷到天际,一群嗅觉灵敏的中国老板正将目光投向东南亚,这里不仅有人口红利和电商增速,还暗藏着一个被低估的“轻资产”赛道:POD(Print on Demand,按需印刷/定制)模式。
在社交媒体平台,许多卖家都在寻求POD工厂合作。
“急需T恤、卫衣POD的工厂,需要在东南亚有设厂。”
“有做泰国本土工厂的吗?最好是做POD的那种。”
“急需POD供应商,可以一件定制一件代发。”
无需囤货、无需重资产投入,只需一台电脑、一个设计团队,就能撬动东南亚年轻人的个性化消费浪潮。这波热潮背后,藏着怎样的财富密码?
01、如今,东南亚正经历一场“消费觉醒”。
根据谷歌与淡马锡联合发布的《2024东南亚数字经济报告》,2024年东南亚电商市场规模已突破1590亿美元,预计2025年将进一步增长至1860亿美元,年增幅高达17%。
据了解,东南亚有11个国家,总人口约6.79亿,平均年龄在28岁左右,Z世代和千禧一代对个性化商品的需求呈指数级增长。
从曼谷街头的潮牌T恤到马尼拉毕业季的定制手机壳,从吉隆坡婚礼纪念相册到胡志明市企业周边礼品,POD产品已渗透东南亚生活的方方面面。
POD模式,简单来说,就是卖家根据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在客户下单后才开始生产定制产品,无需提前囤货,大大降低了库存成本和风险。同时,其制作成本相对较低,这使得越来越多的创业者纷纷入局这一领域。
以越南某网站为例,在母亲节期间,他们凭借定制打印的方式,成功将一款售价22美元的产品打造成爆款。该产品的设计虽然简单,但上面那些充满情绪化的图案和文字,却容易触动了用户的内心,引发了强烈的共鸣。
同时,POD产品的迭代速度十分迅速。
通常情况下,新的产品会在原有产品的基础上,加入一些细微元素的变化后进行销售。对于销量较好的图案,卖家会将其保存下来,作为长期销售的热门款式;而如果某些图案的销量不佳,卖家则可以迅速放弃,不再投入资源。
这种快速迭代和灵活调整的策略,能够帮助卖家高效地测出爆款产品,从而节约大量的成本。
02、中国卖家为何能快速切入?
核心在于供应链的优势。国内成熟的POD产业链(设计、印刷、物流)与东南亚本土制造的结合,让中国老板能以更低成本、更快速度响应市场需求。
第一步:市场调研+本地化选品
东南亚国家文化差异巨大,卖家需要深入研究东南亚市场的消费趋势、文化特点以及热门节日等元素,挑选适合的产品品类进行POD创作。
比如,针对东南亚年轻人对潮流文化的喜爱,选择T恤、帆布袋、手机壳等产品作为载体,设计具有当地特色或流行元素的图案。
第二步:绑定本地工厂,打造柔性供应链
POD的核心是“小单快反”,中国卖家通常采轻资产模式。
在确定了产品方向后,卖家开始寻找合适的本地工厂进行合作。选择本地工厂的好处在于,他们熟悉当地的生产工艺、原材料供应情况以及劳动力市场,能够更好地保证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同时,与本地工厂合作还可以降低运输成本和物流风险,提高产品的竞争力。
第三步:本土化运营+私域沉淀
东南亚用户对“网红种草”的信任度相对更高。比如,在菲律宾,通过TikTok以“开箱视频+菲律宾语BGM”展示定制过程,配合“买三免一”促销,转化率可大幅提高。
不过,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卖家涌入东南亚POD市场,竞争也日益激烈。在这种情况下,卖家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通过创新设计、优化产品质量、提高服务水平等方式,与其他竞争对手拉开差距。
泰达海外仓深耕东南亚市场,我们不仅在泰国、马来西亚设有海外仓库,还在多个国家布局了本地印花工厂,为卖家提供高品质的POD柔性供应链服务,可定制的产品种类繁多,包括T恤、卫衣、帽子、帆布袋、帆布画以及毛毯等。